构建绚丽的精神家园

——记渝中区民进会员、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王美木

来源:渝中区委会|作者:徐融|时间:2014-09-01

 

 

 

精神是人生的支柱,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存价值。怎样构建、呵护、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渝中区民进的大队伍里,有一个阳光帅气、多才多艺的80后,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摄影、摄像、京剧艺术,建树多多,构建起自己绚丽的精神家园。他就是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王美木。

 

摄影:定格的美丽

王美木从小喜欢相机,喜欢摄影。摄影艺术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艺术门类,它是紧紧伴随着每个时代高新科技发展而发展着。王美木知道,摄影艺术就是作者的一种表达,正如说话是一种表达、写作是一种表达一样。王美木正是通过摄影,来表达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

王美木在大学时代就多次举办过影展,并在《影像》杂志上发表作品,毕业后更有多幅作品被校方作为优秀素材在课程中供教学使用。2001年,他的一副以《我们太远》为题的作品,获得了全国“群艺杯”摄影大赛优秀奖。这次获奖,大大激发了他在这个领域中翱翔的热情,从此开始坚持对摄影技法、风格、门类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并开始大胆实践,拍摄了不少市京剧团、市川剧院的演出剧照,对这些文化活动留下宝贵的资料。这期间,梅葆玖、尚长荣、张建国、康万生、孟广禄、张火丁、周利等一大批京剧名家的经典形象,都框进了他镜头中。同时,他还倾心于拍摄重庆老街、古镇等中国传统的历史人文画面,并频频参赛获奖,他拍摄的《期盼》获得全国摄影大赛“爱我中华,照我大地”优秀奖,他拍摄的《别再砍了……》获得重庆市首届环境保护摄影大赛优秀奖和中国摄影报(2001年第100期)半月赛优秀奖。

有了这样的实践和积累,他开始攀登这个领域的高峰,创作热情如滔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从2005年开始有《数码相机实拍60招》、《单反数码相机完全探索》、《单反数码摄影专家技法》、单反数码镜头圣经》和《黑白摄影的艺术》等5部合著作品,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接着,他像草原上脱缰的骏马,踏上了独立写作的征程,完成了《DSLR摄影专家技法——美人入镜》、《DSLR摄影专家技法——光影之道》、《单反数码摄影专家技法——场景实拍》、《摄影构图》、《EASY DO!风光摄影秘技100例》和《EASY DO!儿童摄影秘技100例》等6部作品。

 

摄像:跳跃的音符

艺术总是相通的,喜欢摄影艺术的王美木很自然的喜欢上摄像艺术。

摄像是一门运动的艺术,是跳跃的音符。王美木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记者站和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期间,拍摄了大量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演出等。2012年,他在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巴渝非物质文化(省市级)上、下部》(共12集)系列专题片中担任导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拍摄的《巴渝非物质文化(国家级)》(共16集)获得第三届中华出版物音像提名奖。

摄像的同时,他还不忘将积累的经验撰写成文章,在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视频短片制作时尚40招》中,他是第一主写人员。

 

京剧:传神的国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和留心于时下最流行什么,却很忽视京剧这样的传统艺术。当一些年轻人热衷于玩网游玩淘宝的时候,王美木却对京剧这个传统曲目产生了浓厚兴趣。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如果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么,大美之美,妙在传神。京剧便是大美之美的表演艺术。王美木着迷于京剧表演中那些哭的艺术、笑的内涵;着迷于那种对人物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王美木在中学时代就学会了花脸行当的演技,大学开始改为老生行当。2004年,他被聘为重庆市京剧爱好者协会理事,是理事中最年轻的一位。

2005年,王美木在“第四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得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派传人孙毓敏的高度赞赏。他师从京剧大师裘派铜锤花脸——康万生先生,与之成为忘年之交。《重庆商报》关注到这个独特的年轻人,曾以《80后男生要开京剧演唱会》为题进行报道。在这个领域,他同样有著作问世,《川剧传统剧目选集》第11集和第17集,由他执笔。

汗水滴进土壤,就会变成珍珠。这就是王美木——一个上进型、奋发型、复合型的年轻文艺工作者,一个醉心于打造重庆文化强市事业的奉献者!他的心灵追求灿烂辉煌,他的精神家园绚丽多彩。我们衷心祝愿这只构建绚丽精神家园的鲲鹏,能在更高的文化艺术蓝天之上翱翔!(特约编辑 殷贤华)

作者:徐融

责任编辑:宣传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