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学苑/学习园地/从解放战争的迅速全面胜利看多党合作的重要性

从解放战争的迅速全面胜利看多党合作的重要性

来源:市委会宣传处|时间:2010-12-20

1949年,中共只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以抗战结束时薄弱的力量打败当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一个重要的法定就是坚持统一战线,坚持多党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而严重孤立了独裁专制的国民党,迅速地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为多党合作政治局面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人士,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等到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迫使国民党当局签署了《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被迫给予人民一些民主权利。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诚意。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会见了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和各界民主人士,向他们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到了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民主人士的理解和支持,为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中,中共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为推动中国民主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1946年初,按照《双十协定》的规定,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中共、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人士。会议围绕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这两个焦点进行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中共积极与民主同盟、无党派人士协商合作,同国民党和依附于其的青年党作斗争。由于中共同民主同盟、无党派人士的密切合作,会议通过了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等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及和平建国的政协协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受到普遍的欢迎。政协会议显示了多党合作所体现出的巨大力量和政治优势;更关键的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体现出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体现了中共的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广大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赢得了民心,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专制,自掘坟墓;同时也促成了多党合作局面的初步形成。

国民党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就是进行和平欺骗,当其内战准备完成后,便于 19466月撕毁政协协议,挑起全面内战。194610月,国民党军队攻占了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张家口后,蒋介石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公然破坏政协关于国民大会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的协议,擅自下令召开“国民大会”。19461115日,所谓“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除依附于其的青年党和民社党的一些政客以外,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是国民党员。中共、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拒绝参加。蒋介石召开“国民大会”的目的是孤立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力量,用通过所谓“宪法”的形式,把内战独裁的路线“合法”化。在国民党包办和操纵下,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它取消了人民民主自由的保障,恢复了总统独裁制,取消了政协协议和地方自治原则,实行中央集权制。对于这部伪宪法,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相继发表声明,不予承认;全国人民也一致谴责,蒋介石在政治上反而使自己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了“一二一血案”、“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等一系列破坏民主团结,摧残、迫害民主力量的暴行。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当局更是变本加厉。1947年,国民党中央诬蔑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民主促进会等民主党派“均系循中共意志而行”,已成为“暴乱工具”,并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强令其解散。其他民主党派也被迫转入地下。这一系列独裁暴行表明:国民党建立的是独裁统治,不会给人民以任何形式的民主;也使民主党派认识到:想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只有同中共合作、民主协商才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1948年初,沈均儒等人在香港改组中国民主同盟,重建总部,并宣布:中国民主同盟“要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从此中国民主同盟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和国民党独裁集团决裂。国民党不顾人民的正当要求,一意孤行,坚持独裁统治、一党专政使其遭到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及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处于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这大大加速了灭亡的进程;在这期间,在中共努力下,初步形成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壮大了人民民主力量,有力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北平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形成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

随着多党合作政治局面的初步形成和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84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发表以后,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通电认为,中共的号召“适应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士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55日,民进、民盟、民革、致工、农工等民主党派及有关团体的领导人还联名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表示要“共同策进,完成大业”,拥护中共的主张。从19488月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陆续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同中共一起,进行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同中共共商国家大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共领导。

1949921经过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有662人,共产党员约占44%,非共产党员约占56%,其中民主党派成员约占30%,工人、农民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占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会议还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在人民政府的56位委员中,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占28位;在选举产生的180名全国政协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超过半数,在5名副主席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了4个,他们是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在28名常务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了16个。中共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通过“双周座谈会”、“协商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辟了合作与协商的新气象。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同时,北平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也标志着解放战争以人民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整个解放战争史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由奠基、初步形成直至基本形成的历史。解放战争中,中共领导人民迅速全面胜利和国民党迅速败亡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证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历史也证明,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此文系民进中央“多党合作 共铸辉煌——纪念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征文活动”获奖征文,作者系民进荣昌县委副主委 李志辉)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