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进风采/文艺荟萃/川军杨干才部在湘北会战前线

川军杨干才部在湘北会战前线

来源:南岸区委会|作者:吴灿华|时间:2015-09-01

(一)

从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流血牺牲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在8年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饱受了数不胜数的种种苦难和煎熬。

我的家乡在湖南岳阳县步仙桥乡吴辛叔村。这8年正是我上小学的阶段,我亲身经历了四次湘北会战时为躲避日寇奸淫烧杀而逃到深山里的苦难生活,也从侧面见证了我国军民保卫家乡流血牺牲的英勇斗争精神。

1938年9、10月间,武汉周围的隆隆炮声,震惊了中外。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早就做好了迁都重庆的准备,将东南地区的政府机关、学校、重要的工厂和文化设施等,纷纷经由长江和洞庭湖的水路及粤汉铁路等水陆交通,迁往西南山区,将重庆辟为战时首都。

在1938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占领了武汉以后,为了巩固它的军事占领,向外围扩张,陆续侵占了我武汉南面重要县城,并于1938年11月11日占领了岳州城。日寇的铁蹄践踏着洞庭湖周围的土地,敌人的军舰和运兵船在长江和洞庭湖中横冲直撞,日本法西斯的毒焰熏黑了享誉世界的岳阳楼!

日寇占领了岳州城,就扼住了湖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咽喉,切断了粤汉铁路长岳公路,控制了长江和洞庭湖的航运。因此,日本“华中派遣军”派重兵把守岳阳和武汉之间的许多重镇如咸宁、崇阳、通城和临湘等大片地区。

中国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反法西斯的斗争形势的发展,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以后的敌情,日军因几年来的战争损耗过巨和兵力的过度分散,敌人的企图是巩固已经占领的地区,以求“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而中国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保卫大西南,坚持抗战,认为抗日战争已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湖南地区特别是湘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蒋介石指示第九战区总司令薛岳,派驻重兵在岳阳新墙河一线修筑工事,坚守阵地,密切注视日军动向。薛岳指挥川军杨森的直属部队第20军133师和134师,驻扎在新墙河南岸关王桥、黄沙街、新墙镇、黄伯祥及筻口一线,以防日军越过新墙河向南进攻,威胁中南地区的战略中心长沙城。长沙是第九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新墙河作为中日两军对峙的重要防线,战区司令官命令杨森所指挥的第20军和58军必须加固工事,严防死守。

(二)

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到了我的家乡。我的父亲和叔叔原是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祖父是一个贫苦农民,继承了祖辈分给的半亩田自耕,并长年帮人种田。我的父亲和叔叔小时即拜师学艺,父亲吴炳秋学裁缝,叔叔学皮匠。因为收入太少,两人都转行挑京货担子走村串户,贩卖日用杂货,赚了一些本钱,两兄弟就跑到岳州城开起了铺面。凭着他们的勤劳刻苦,机灵智慧,逐步创立了一些家业,有了一些积累。在20年代的湖南北部的岳州城,算得上是一个刚刚兴旺起来的小城市,他们的创业资金日渐积聚,开了一间较大的店铺,经常跑汉口和长沙进货,运回岳州销售。可以说,年轻力壮的兄弟俩,经商的成绩正在蒸蒸日上。他们多么希望时局稳定,生意好做,能改变贫苦家庭的面貌。

可是,自从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步步进逼,侵略华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后,更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一直打到武汉。我的父亲和叔叔在日本鬼子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的形势下,他们敏锐地预感到武汉岌岌可危,岳阳也将不保。于是在武汉外围的隆隆炮声中,毅然决定变卖商铺,收拾钱财和行装,拖家带口离开岳州城,回到家乡步仙桥吴辛叔村定居下来。在1938年上半年,两兄弟各自修建了一栋房屋。

一天,父亲决定进东部深山里去买树木,顺着溪流涨水时,让树木漂流而下,到村东头收集起来,正式建起了一栋“半火砖、半土坯墙”的瓦房。相隔不久,叔叔也建成了一栋同样的房屋。这两栋房子在1938年时期的辛叔村,还算得上是比较宽敞的新房子。

(三)

大约是1941年的秋季,田里的稻谷已经收割,来了几名国军(当地人又称他们为“中央军”)的战士,在田墈边拉起了电话线。他们将电话线掩藏在路边的荆棘丛中,而且在山边还拉起了带蒺藜的铁丝网。

外面的电话线架好以后,战士们将一根电话线牵进了我家的东厢房,还有一些战士搬来许多机器和大大小小的箱子、床和家用的生活用具。到傍晚,两架“滑竿”(四川人称两人抬的轿子)各由两个轿夫抬着,飞驰而来。我们这些孩子见那些抬轿的人手脚非常灵巧,两人抬着轿子飞跑,另两人跟着,走着走着,只见后面的两人突然钻进轿杠下面,抬轿的人将轿子往上一抛,另两人熟练而敏捷地接住轿子放在肩上,继续快步往前飞奔。躺在轿子里的人,没有一丝惊动。这是四川人抬轿的绝技,轿子里坐的原来是杨森的亲侄134师师长杨干才和他的姨太太。

在此之前,有一位军官带着几名随从人员来到我家,跟我的父亲商谈,要求我们全家七口人集中居住在西边的两个房间。大厅和其余7间房屋,让给杨干才师长及勤务人员使用。我家就成为134师师部的办公地点。我父亲是一个见过世面,通情达理的商人,更因为日本兵占领了岳州城,迫使父亲无法继续在岳州经商,他从内心里非常仇恨日寇,所以就毫不犹豫地将大部分房屋腾出来,交给新来的部队使用。

从1941年到1944年,杨干才的师部各机关一直驻扎在罗内歩仙桥乡的范围内。而134师的400团等几个团的兵力就分布在新墙河以南的战略要地据守。

若问在湘北岳阳新墙河防线驻扎国军,为什么选择在我歩仙桥设指挥部?这要从罗内歩仙桥的地形说起。我的家乡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地势险要的地方。南面有峰古尖,山峦高耸,越过大山,就到了平江县城;西面有马鞍山,只有歩仙桥一个山口一条大路通向罗外,经狮子山、黄伯祥到新墙镇。东面有骆驼岭,北面有鹅公岭。我家的住房背后紧靠树木苍翠的青山,前面有一条一年四季都有潺潺流水的小河。整个罗内像一面铜锣,东西和南北有5公里的距离,四面环山、包围着20余平方公里的小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出产稻谷和棉花。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民风纯朴,爱国爱家,拥护国军抗击日本鬼子。岳阳的地方游击队多次偷袭日本鬼子。有一次将缴获的日本鬼子的呢料大衣和指挥刀送给杨干才师长。几次湘北会战,老百姓都纷纷派出人力挖战壕,修工事,破坏公路,协助部队运送物资弹药。歩仙桥那里过去的确有一座修得十分漂亮的木桥,雕梁画栋的走廊,过来过往的行人都可以在此歇息聊天。罗内只有一条通往新墙和岳州城的大路,要经过歩仙桥。在歩仙桥的右侧有一座山名叫碉堡山,至今还有碉堡留在山头上。

从歩仙桥至岳州城有50公里,至新墙和荣家湾有25公里,往北至筻口有10多公里,至关王桥有6公里,至黄伯祥有10公里。四次湘北会战,日本鬼子都是越过新墙河以后,走关王桥、黄沙街经汨罗江到长沙东郊的捞刀河一带。没有一次经过步仙桥的。在第四次湘北会战,日本鬼子占领长沙城。在距我家乡5公里的黄伏太修建了炮楼,但日本鬼子不敢走出炮楼,更不敢将魔爪伸到步仙桥来。

134师将师部设在我家,因我家的房屋是单家独户,杨干才住在我家便于保卫。屋后的山边挖了一个防空洞,杨干才使用过一次。可能是由于敌特侦察到师长住地,日本飞机用重机枪扫射了一次,将屋顶的瓦打坏了几处,但未伤及人。而在我家右前方的莲花山上,大约是195师一个班的战士在山头用机枪打日寇的飞机,招致日军轰炸机投弹,几乎将全班人炸死。

(四)

杨干才生于1900年,原名臣栋,四川广安人,是四川军阀杨森的亲侄。在杨森的提携下在泸州讲武堂毕业,是黄埔后期毕业生。早期跟随杨森参加四川军阀混战,从手枪队长做起,干到1935年任第20军第一混成旅第三团团长;1936年任134师402旅旅长。全面抗战开始,川军响应全民抗战号召。杨森统率20军出川抗日,在上海抗战中,第20军打得相当出色,舆论和上级称杨森的部队是“川军中最能打的”。1938年,杨干才因立下战功而升任134师师长。1939年授予陆军少将。

杨干才住在我家时,我虽是小学生,但喜欢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他每天上午处理军务。勤务兵趁此时抓紧磨墨,大约10点钟以后,杨干才就要用毛笔写大字,他喜欢用大张的宣纸写隶书字。字体工整,整整齐齐,十分严谨。曾留下很多张墨迹,我和勤务兵玩得很熟,经常看他们擦手枪,拆卸手枪。他们将杨干才写的字送给我。可惜到解放以后,就当废纸烧掉了。

杨干才有空时喜欢钓鱼。常在下午时间,带几个警卫和勤务兵到步仙桥附近的堰塘里钓鱼,钓鱼的技术很高,常能钓到几公斤重的鲤鱼。

大约在1942年秋天,国军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来到前线视察,杨干才召集师部附近的将士在吴辛叔村的小河边港坪里开大会,听杨森的报告,我们小学生也参加了大会。在我的记忆中,杨森个头不高,圆胖脸,用一口四川话鼓励川军将士“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为了保卫祖国大好河山,为了家乡父老的生活安宁,要不怕牺牲,英勇杀敌!”

杨森来到134师视察,也是来宣布对杨干才的升任第20军副军长的任命。从史料上见到他升任第20军副军长是在1942年7月。

随后不久,师部举行了庆祝杨干才升任副军长的庆祝晚会。川军中一些有艺术才能的穿上演出服,一边打着霸王鞭,划着龙舟,一边唱道:“金钱梅花落,今晚的花灯么朝贺副军长呀,荷花遛打莲哟海棠花!”

而到1944年杨干才已正式任命为第20军军长。抗日战争的几年,杨干才因在湘北会战的前三次作战中屡建战功,官职不断高升,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

可惜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杨干才追随杨森,不愿背叛蒋介石,不接受起义。他在1948年兼任第10兵团司令官。在1949年4月21日,在芜湖地区顽固对抗渡江作战的解放军,在骑马逃跑时被解放军的枪弹击中从马上摔下来。他的尸体被他的儿子杨德儒运回四川广安安葬。在他死后,蒋介石以军委会的名义,追封他为陆军上将。他成为蒋家王朝的殉葬品。

杨干才率134师驻守新墙河南岸一带抗击日军,总体来说治军是比较严格的,他的部队和老百姓的关系还是相当融洽。老百姓也非常拥护国军抗击日寇。有一位副官为了准备杨干才的生日宴而烤酒,副官为了赚钱偷偷为自己多烤了几百斤酒卖钱,杨干才知道后,召开随从的特务连开会,将副官拉到河边搞了一次假枪毙,然后在我家门前,叫勤务兵和炊事员等用竹扁担打屁股,将副官的两只大腿打得流血。

特务连的严连长(原为排长)带兵非常认真,本人军容整齐,与房东相处也十分融洽而严肃。每天早起出操,上午用木枪练习刺杀,动作规范勇猛。

杨干才打发他的特务连的亲信,派了一班人将妻子和在我们当地所生的孩子送回四川广安带养,以利于不久将要到来的军事行动。

(五)

在上海抗战中,川军杨森的部队就留下了“是川军最能打的部队”的美名。到了湘北会战时,薛岳总司令也同样十分信任川军将领杨森,杨森所统率的第27集团军拥有第20军两个师和第58军两个师。他们按照统帅部的命令,在第三次湘北会战中,在新墙河一线阻击战中坚守10天,面对日军最凶猛的攻击势头,杨干才的部队以半永久性工事和野战工事组成的网阵,将敌人阻挡在新墙河一线。

1941年12月23日,天气骤变,雨雪交加。日军第40师团仍无法突破134师的阵地。到24日中午,日军调集4000多人的顽军以4个小时的飞机轰炸和炮兵的突袭,新墙河南岸一线阵地全被日军占领,杨森杨干才指挥部队按第九战区薛岳的命令,节节抵抗,节节后撤,向汨罗江追击敌军,终于完成了诱敌深入的任务,日军已落入薛岳上将所精心设计的“天然巨炉”,为实现他的天炉战法,为第三次长沙会战聚歼敌军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抗日战争的细节   魏风华著

2.《血在烧——中日长沙会战纪实    高军著

3.《岳阳抗战   岳阳市委党史市志办编

4.《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记

本文作者简介

    吴灿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重点中学)高级教师,现年79岁。1956年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第一机械工业部汉口机器制造学校教书。1959年支援三线建设奉调至一机部德阳机校。1972年调至重庆市任中学语文教师。1995年退休。在全国和重庆市的报刊上发表诗文数十篇。1953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聆听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特立的报告,他告诫我们“要做人师,不要只做经师”。他的话激励我们永远忠于教育事业。

作者:吴灿华

责任编辑:朱美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