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成果/发言:三峡库区面源污染调控、补偿与修复对策

发言:三峡库区面源污染调控、补偿与修复对策

来源:参议处|时间:2013-10-09

2013年民进市委就三峡库区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开展调研。课题组总结归纳了以下问题:

1.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化肥、农药、农膜乱施滥用现象普遍。分析显示,当地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l0-20%,钾肥35-50%,剩余养分全部进入环境。一些柑橘产区农药年用量高达10kg/亩,着靶率不到20%,80%以上的农药流失。这些流失成为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2. 随着库区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固体垃圾和生活污水,无论数量还是种类都逐年增多。这些污染物以无序丢放、直接排放为主,集中处理率不到10%,造成农村脏乱差,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猖獗的现象比比皆是。

3.库区规模化养殖场不断增多,大部分养殖场缺乏粪污处理设施,导致粪便直接排放到河道,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通过对部分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整治,污染扩大化趋势有所遏制,但问题依然严重。还有大量的非集约化养殖场所,污染控制难度更大。

4.农作物秸杆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低。调查显示,库区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约为850万吨,多数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形成大量的有机物污染。涪陵区2010年关于秸杆去向的调查显示:用于还田和堆肥的仅为17.3%。

据统计,如果不考虑上游来流输入,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总氮和总磷分别占本地污染源的91%和79%,已成为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随着农村面源污染的扩大,三峡库区水体污染也呈上升趋势。分析显示,近年来库区水体的氮磷含量和化学需氧量明显增加,许多河、塘、库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库区71条次级河流的监测结果表明,58.4%的河流达不到水域功能,部分河流出现Ⅴ类、劣Ⅴ类断面,有的产生了几百米上千米的水华带。一些河流回水区域的水质与底质同步恶化,出现浮游生物减少、鱼类死亡等水体富营养化特征,一些物种甚至受污染产生了毒性,破坏当地水生生态系统,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构成威胁。

课题组对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

1.库区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大。特别是175米蓄水后,良田沃土大量被淹没,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2008 年库区人均耕地仅为0.05公顷,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警戒线水平。由此导致土地垦殖率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大量使用,使农地、水体污染呈现加重势态。

2.库区生态条件脆弱,60%以上耕地为坡耕地,70%以上的土壤为抗蚀性较差的紫色土,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60%,这些特殊生态环境条件加剧了面源污染的发生。加之三峡水库工程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水面变宽、水体加深、流速减缓,污染物扩散能力和水体复氧能力下降,导致水库淤积,水体自净能力显著下降。

3. 库区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科技含量低,加之农民环保意识不足,由此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提出了“治”“控”“建”“管”等4条建议:

1.“治”:要科学治理面源污染,如筛选、引进、推广适宜库区特定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采取人工基质生物生态消减技术、农村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综合整治库区分散式农村污染物;建立畜禽养殖农牧结合污染防治体系,构建畜禽养殖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畜禽粪污消纳模式,推进有机农业废弃物还田培肥土壤,发挥消落带湿地生态功能,等等。

2.“控”:要建立控制库区面源污染扩大化的有效机制,如完善政府支出型补偿机制和税费改革补偿机制,培育自助的基金型补偿机制,落实权责一体的责任型补偿机制,培养循环利用的自养型补偿机制和实施合理的区域间补偿机制。

3.“建”:加快推进库区生态屏障区和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加快推进库区生态保护和治理的专业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当地农技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和相关技术、技能培训。

4.“管”:主要包括“以源头防治为主和末端治理为辅”的管控模式,“以经济激励为主,行政管制为辅”的管控方式,“以生态补偿为主,生态税费为辅”的管控手段。

 

——本文为张克敏副主委代表民进重庆市委在市政协四届四次常委会的发言稿,内容摘自民进市委2013年立项课题《三峡库区面源污染调控、补偿与修复对策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 西南大学吕家恪)。

 

作者:

责任编辑:参议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