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来源:参议处|时间:2010-12-2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主体,农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为支撑。

当前我市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堪忧。一是文化水平低。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直辖市,农村务农劳动力规模庞大,2006年重庆市乡村人口2418.4万,从业人员1382.62万人,其中从业第一产业的乡村人口有741.6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0.67%,现有700多万农业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0%,由于近期大量农民工返乡,这一比例将有所上升。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抽样显示,我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4年,在家种田劳动力98.7%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二是科技素质差,对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普遍存在着“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担风险不敢用、缺乏投入不能用、农业比较效益低不想用”的现象;三是致富能力弱,我市农业仍然以粗放、分散、小规模的传统种养殖业为主,绝大多数农民不懂经营,不善管理,游离于市场之外;四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才流失严重,调查显示,农业劳动力以留守的“386199部队”为主,45岁以下的青壮年不足20%,男性仅占34%,呈现出年龄偏大、女性偏多、素质进一步下降等特点。农业发展的高要求和农业劳动力低素质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市各区县纷纷开展了一些较有特色的农民技能培训。开县,紧紧依托县农广校、职教中心和乡镇农校,采取降低收费标准、政府补助学费等方式,组织了计算机、建筑、财会、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数十个专门针对农民的就业培训;云阳县举办了首期农民实用新技术培训;忠县采取集中培训、学历培训(开办乡村管理专业大专学历班)、实用技能培训的 三培训和结对帮扶、技术帮扶、资金帮扶三帮扶”方式;酉阳“五式”培训模式提升农民素质;万州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但整体上讲重庆市农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 重视不够。政府对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社会支持和经费保障。在部分区县调查显示,近年来对农业增加的投入95%以上用于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和农业项目建设,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不足1%,一些区县甚至根本没有把农业劳动力培训列入预算。农村职业教育也普遍经费短缺,发展困难。以渝西某县为例:市里06年下达的培训指标是6200人,其中:县内招标短期培训4268人,市级招标短期指标50人、中期指标550人。下划总资金157万元。06年实际培训了6601人,扣除像汽车加驾驶等技术性强的培训专业补助的费用(标准B照补助400元,C照补助350元)和组织赴新疆民工采棉经费外,实际其它工种培训补助标准按剩余资金平摊到每个学员头上,补助金额人均不足200元。而农民要学好一门专业技术,培训费用一般都在1000元左右,剩下的费用农民自己承受压力很大。

2. 指向单一。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过程中“重工商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转移轻当地”,导致农民转移越多,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就越低。

3. 模式僵化。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为特征的计划模式,使教育培训与农业发展、农民需求严重脱节,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足,实效性更差。

4. 缺乏统筹。我市涉农教育培训工作,分属劳动、人事、科技、教育、农业等多个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互不协调,造成管理分散、政策不一、重复浪费等后果。

5. 效果欠佳。表现为农民对培训信任度低,参培积极性不高,抽样调查满意率不足10%;个别部门和机构瞒上欺下谋求不正当利益,部分培训应付了事、流于形式,等等。政府和培训机构举办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班多数时候都面临生源缺乏的尴尬。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高度重视农业劳动力素质提升工作。要把加快农村职教发展、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搭建政策平台,增加财政投入,强化监督管理,“举全市之力、聚城乡之智”为农业人才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

2. 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注意突出农村教育的农村特色,不能简单地将城市教育复制到农村。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突破口,打通普教、职教与农业科技推广之间的通道,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小学、初中教育中增加适应农业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建立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教、普教双轨制办学体系。

3. 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一是完善农村职教培训网络,使之成为推广农业科技、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渠道;二是实施绿色培训工程,重点对留守农民中的青壮年和种养大户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三是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以市为主编写教材并制作音像制品;除了中央七台和重庆电视台公共农村频道,各区县电台、电视台也应开辟农民教育培训专栏。四是实施农村成人教育轮训工程,让50岁以下的农民有计划地接受免费培训。

4. 提高政府履职效能。一是加强统筹,将分属不同部门的职教与培训资源进行归口统管,统一协调政策、经费和质量监管;二是变政府计划性培训为引导性培训,着重发挥好服务和监管职能;三是做好农民培训学历、技能等级考核认定等工作;四是树立致富典型,加大媒体宣传,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农民参培积极性。

5.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建议各级财政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科技和人才方面落到实处。还要不断开辟新的投入渠道,探索并逐步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和农民自愿投入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支持农科教一体化的投入体系。

作者:

责任编辑:陈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