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效途径

来源:会中央网站|时间:2011-07-0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做好新形势的群众工作,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

  第一,创新理念。创新群众工作理念是保证群众工作与时俱进的关键。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凝聚和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一是要树立时代意识。时代在发展,群众工作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群众工作,体现时代性。二是要树立人本意识。要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共产党执政本质,坚持用人民满意不满意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在群众工作中树立人本意识,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到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三是要树立法制意识。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树立法制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带头守法执法,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有效开展工作。

  第二,创新方法。急剧的社会变动给群众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一些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难以适应迅速发生的变化,导致群众工作的方式滞后,方法简单,针对性不强。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新变化,用好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心理引导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说服教育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式。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注意在内容上贴近社会生活,贴近群众实际需要,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示范引导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法,它要求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引导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得到群众信任,只有为群众作出表率,才能说服引导群众一道前进。做好群众工作,要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把党员联系群众寓于各种为民服务的活动之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服务群众,不仅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关心一般群众的共性需求,还要关心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要从各个方面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在关心群众实际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要关心群众的心理,关心群众的内心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挫折和荣誉,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平和的社会心态。

  第三,创新机制。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健全完善的群众工作长效制度和机制,使群众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要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民主决策机制,要扎实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采取公示、听证等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我们的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领导干部要强化为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经常到基层和群众中进行现场办公,把自己置于基层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接待来访和定点联系群众的制度,听取群众的意见要经常化、制度化,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民意调查制度,建立有效信息通报制度。要逐步建立党政干部分期分批下基层的制度,组织党政干部采取解决突出问题、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轮流下基层,并制定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三要创新和完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完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点。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不断创新大接防、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坚持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节相结合,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科学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四要创新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主动开展群众工作积极性的“推进器”。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干部使用提拔时群众公认程度的组织认可力度,把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联系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激发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热情。

  第四,创新载体。改革与创新党的群众工作,必须构建开展党群工作的新平台。通过有效利用开展群众工作所需要的组织载体、物质载体和沟通载体,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党的群众工作的合力。一要充分发挥各群众团体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培育和扶持党领导下的各种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充分利用这些社会组织资源,把分散化、个体化的社会人群组织起来,以更开阔的网络纽带,扫除盲点,延伸触角,尽力扩大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在社会管理和组织、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二要拓宽沟通群众的渠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沟通主渠道作用,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沟通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方面的作用,使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制度化、程序化;善于发挥大众传媒的沟通功能。另一方面,要发挥信息咨询机构的沟通渠道作用,实现党群沟通方式的转变,从侧重感情联络转变为侧重制度建设。三要有效利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群众工作的手段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扩大了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党员干部要有效利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熟悉网络的话语方式和特点,善于运用网络网语进行交流,拉近和网民的距离,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