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来源:会中央网站|时间:2011-08-08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这段话言简意赅,深刻总结了我们党90年来思想建设的宝贵经验,对我们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继续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

  高度重视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现成答案。因此,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中国具体实际,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党在初期曾走过弯路,尤其是王明推行“左”倾路线,严重脱离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党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中国革命一度濒临绝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从具体国情出发,不懈探索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他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阐释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以及策略等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迫切要求我们党总结社会实践的新鲜经验,借鉴世界各国有益的文明成果,不断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我们党能够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说到底,是由于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问题。这是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不断加强理论武装,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们党成立初期,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较大比例。特别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长期处于农村环境,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不可避免地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带到党内来。1929年古田会议专门就“党内教育问题”作出决议,强调“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建设。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通过学习、教育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广大新党员在思想上得到改造,全党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显著提高。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同样重视抓理论武装。党的八大提出,在执政情况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1964年8月,中央发布《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决定》。但是,随着“左”倾错误蔓延,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错误理论主导下,党的思想理论工作逐渐偏离正确轨道,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1983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整党的决定,以《党员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和《邓小平文选》等作为整党的学习文件。全党由此加深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统一了思想。

  1993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工作揭开序幕。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1998年11月中央发布《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江泽民同志指出:“只有讲学习,才能更好地讲政治。学习,首先是学习理论。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仍然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相继采取一系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2003年6月,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2004年11月,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2006年6月,《江泽民文选》正式出版。2008年9月,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用思想上的统一保证全党的步调一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因此有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正确的行动指南,众志成城、披荆斩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不断发扬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在90年光辉历程中,我们党形成了注重在思想上建党这一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更好的精神状态继续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建党90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同时,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努力做到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能够完成和推进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为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我们党历来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我们党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拒腐防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党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第一条便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思想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政治路线规定了党在一定时期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同行动的基础。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与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任务而确定的政治路线相适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条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政治路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既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党的思想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党的思想路线和学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我们党加强思想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执笔:夏春涛 罗文东)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