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成果/提案选登2015010-关于推进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选登2015010-关于推进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市委会|时间:2015-03-27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科技兴农的载体, 也是推动农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快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我市种业发展起步晚,市场集中度低,种子生产、经营水平不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弱,“育繁推一体化”水平较低, 重庆市没有一家种业公司进入 2012 年中国种业骨干企业。虽我市种业企业多,但整体水平不高,竞争实力不强。

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薄弱,品种创新能力不强,农作物品种同质化严重。目前,重庆市种业研发单位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为主,因经费和技术有限、基础材料不够丰富,大多数局限于组合测配,生物技术育种、分子育种才刚刚起步。种子企业基本以引种或品种购买方式取得经营权进行推广应用,自主创新能力差。

二、供种保障能力不强。

种子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规模较小,种子供给对外依存度较高,50%的水稻种子、80%的玉米种子依靠市外调进。虽然我市在梁平、涪陵等地建设了一些水稻制种基地,但总面积不足1万亩,多数基地生产基础设施落后、规模较小,抗灾能力弱,种子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比较效益持续下滑,生产基地落实难度逐年增大。玉米等其它作物仍无稳定的制种基地;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种子储备和应急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种子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的任务艰巨。

三、市场监管能力不强。

种子管理力量薄弱,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全市区县种子管理机构不健全。单独设立种子管理站的有23个区县,有5个区县没有种子管理机构,有11个区县种子管理机构与其它部门合并;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较低,队伍老化。基层种子管理机构普遍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品种试验、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等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四、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近年来,许多省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作物种业的投入,陕西省从2012年起财政设立1亿元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四川省财政每年新增2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在扶持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方面,各地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基础上,还建立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如江苏省每年700万元、贵州省每年300万元、四川省每年500万元。2012年,重庆市投入约近400万发展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但没有市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资金),这对加快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所需资金相比,还要较大差距。

为此,建议:

一、加大对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1.建议市级财政把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中;涉农区县的县级财政也应按一定比例配套。资金重点用于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支持育种创新、种子生产加工等条件能力建设;加强品种试验审定、种子质量检测、种业信息服务等种子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经费,提升市场监管能力,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2.不断健全和完善扶持政策,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纳入种粮农民补贴范围,扶持发展农作物制种专业合作社和制种大户,对符合条件的制种大户实行种粮大户的相应优惠政策;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力度;将种子精选加工、烘干、包装、播种、收获等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

二、恢复我市种子储备。

市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单列救灾应急储备种子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恢复我市种子储备体系的建设,用于常年储备我市常用的速生蔬菜、糯玉米、秋马铃薯、豆类及小杂粮等种子,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区域性市场调剂,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救灾应急能力。

三、加强县级种子管理体系建设。

1、理顺关系,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将种子管理职责从农技站剥离,转移到种子站或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种子站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并存的区县应建立种子行政管理与行政处罚相联动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种子管理。有条件的区县应尽量将种子站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合并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以更加明确负责种子管理的机构。

2、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作条件。市级相关部门应根据《重庆市现代农作物统一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各区县种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及各区县现有水平,将各区县分类并制定各类区县必须配备的设备标准和工作条件,确保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各区县可在农业系统内,适当调整人员,优化种子管理部门的年龄结构。如确有必要,区县编办应适当增加编制,公招农业类大学生,将其补充到种子管理部门。强化人员培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提高种业的创新能力。

 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创新种业体制机制,鼓励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商业化育种,同时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种业企业。重庆的种业要与更多的科研院所单位联合,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搞好创新育种,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五、扶持优势企业,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          加强科研单位和生产经营型企业的合作,提高研发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不拘一格选用科研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不遗余力地投资科研,加速本地选育步伐,促进出精品;种子企业要建立育、繁、推、加、销、服的一体化体系;开展企业间的资源整合,“抱团出击”打造大型种子企业。  

作者:

责任编辑:郑常艳
Top